最近,建设银行开封分行成功堵截一起非法买卖银行卡案件,而令人唏嘘的是,参与事件并到银行网点办理开卡的,竟然是一些受不法分子唆使利用的在校大学生。建行开封分行相关人员凭借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、敏锐的职业敏感、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,使不法分子的不法企图未能得逞,也及时制止了这批风华正茂的高校大学生为不法分子所利用的阴谋。 2016年5月10日13时左右,建行开封分行某网点迎来了一群大学生客户,他们要求开立银行卡并开通各种电子银行渠道。当柜员王含(化名)为其中一位女生开立银行卡,要求预留本人手机号时,该女生并没有一口说出,而是旁边一位同学焦某把一部手机递了过去。当王含为下一位同学办理开卡时,同样的情形再次上演。这种情况当即引起了王含的注意:他们登记的手机号码均为184372开头的异地手机号码。这一情形也引起王含和柜员主管王密(化名)的高度关注,于是王密向这些同学进行询问。领头并自称学生会干部的焦某称,他们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,集体来开立银行卡是因为公司需要发放补贴。但王密注意到,焦某言语模糊、表情慌张,言语中“安阳某公司”“打钱”等字眼让王密敏锐地感到这极有可能与目前社会上“非法买卖银行卡”有关,便立即向当班行长和建行开封分行主管部门进行汇报。
在得到分行反馈的信息后,建行开封分行立即组织该行资金结算部与校方取得联系,进一步了解情况。银行和校方对这批同学开展了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教育后,他们终于吐露了实情。原来,以焦某为首的这些大学生是受不法分子诱导唆使,前来办理银行卡的。大学生道出实情后,该行立即与公安机关联系,经核实,这是一起有计划、有组织、有预谋的非法买卖银行卡案件。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想挣钱贴补生活的心理,唆使他们到银行实名开立银行卡,并开通各种电子银行渠道,企图绕过“实名制核查”后进行诈骗。开卡后,不法分子将这批银行卡从学生手中收回,并承诺给予一定的“报酬”。这些银行卡身份证信息都是这些学生的,银行卡密码、电子渠道密码全部设成统一密码。由于银行要求开卡必须提供本人手机号码,不法分子还为这些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手机卡,开卡之后一并收回。据这些大学生讲,此次不法分子计划办理200张卡,并已联系好其他学校的一些在校生学生。但不法分子万万没想到,他们自以为聪明的不法企图,居然被认真负责的建设银行工作人员识破。
记者了解到,被非法买卖的银行卡通常被用作洗钱、诈骗、传销、行贿受贿等不法活动,沦为不法分子从事不法活动的工具,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。由于银行卡信息并非犯罪分子本人,无形中增加了公安机关打击相关犯罪的难度。目前,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从事买卖银行卡的非法团伙,甚至形成了收购、开办、销售、使用的“灰色产业链”。为躲过“实名制核查”,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将黑手伸向了风华正茂的在校大学生。
经校方批评教育,这些学生终于明白了此行为的危害性。一旦被不法分子成功利用,他们不仅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,而且对本人将来就业、贷款、成家立业都有一定的影响。目前,警方已将此事备案,前期已成功开立的4张银行卡也已全部追回销毁。而在此事件中,建行开封分行工作人员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职业敏感性,从源头上堵截了这起非法买卖银行卡案件,充分显示了该行在强化员工风险合规意识,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,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成效。
本文转至:http://tech.gmw.cn/newspaper/2016-05/20/content_112590817.htm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