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行副行长黄毅:金融科技是建行第一转型战略
来源: 作者: 人气: 发布时间:2019-07-12 16:19:56
在“塑造中国未来金融业”分论坛现场,面对论坛主持人抛出的——建行为何将金融科技作为重要转型战略这一问题,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黄毅给出了详细回答。
7月1日—3日,“2019年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”在大连举行,主题为:领导力4.0:全球化新时代的成功之道,在“塑造中国未来金融业”分论坛现场,面对论坛主持人抛出的——建行为何将金融科技作为重要转型战略这一问题,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黄毅给出了详细回答。
传统普惠金融困局:大银行只会做大买卖
黄毅表示,金融信息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,但是近几年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的生态,互联网思维对传统银行逻辑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,后来的区块链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形成了更大的挑战。
在此背景下,建行在五年前建设了实施“新一代”核心系统工程,该系统是基于建设银行近年来网点标准化、流程简明化、营运集约化的整体思路,通过创新营运手段与作业模式,重构业务流程,建立起“多渠道受理、总行集中、前中后台一体化”的集约化运营服务体系。
“新一代”系统的施行为建行带来了众多明显的改变。以普惠金融为例,过去建行在此方面花很大的功夫却收效甚微。黄毅分析,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传统情况下,大银行只会做大买卖而不太会做小买卖,因为大银行有大买卖,就活得很好,活得很舒服了,也不需要做小买卖。而且资源也有限,做完大买卖就没有资源做小买卖。
另外一个原因,一对一的信用的考察和判断的确行政成本高,利润不能覆盖风险,商业可持续性成了问题。
而通过“新一代”系统,建行得以在1亿多小客户、个人客户中,通过判断迅速找到20多万有需求的客户,不需要见面授信就可以直接发放贷款,而且在网上就可以操作,让需要贷款的客户获得贷款的便利。
“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建立起了强大的系统,目前也是最先进的,但是科技没有最好的,只有更好的。如何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,实现金融科技对我们的业务的赋能?如何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来实现建行的转型?所以我们把金融科技作为建行发展的第一转型战略。”黄毅说。
成立国有银行首家金融科技公司,解决两大难题
黄毅分析称,面对当下金融科技发展,大家普遍都在讨论两个问题:
其一,随着金融科技发展,它究竟什么时候会代替传统银行业务?其二,大型的科技公司进入银行业,会不会代替银行?
黄毅直言,这两个问题从现在看来都是有可能的。而建行也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中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。
2018年4月18日,建行基于“新一代”核心系统,把3000名研发人员整体剥离,将内部科研力量整体市场化,在上海成立国有银行首家金融科技公司。
对此黄毅表示:“建行把金融科技作为一个转型的战略,就需要把我们的科技力量,从我们母体里边分离出来,也就要有一种形式把它组织起来,这种形式就是公司。独立出来以后,我们就跟市场上的科技公司一样,并对于薪酬制度进行了调整,解决了又大又笨的问题。”
其次他认为,成立金融科技公司也解决了银行科技人员面对市场的问题,让科技人员能够面对市场。
建行通过践行金融科技战略实现的成果,也获得了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的认同,“我最近在做金融科技和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研究,也去了建行做调查,看他们在过去18个月的经验,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”。
朱民表示,据他了解,两年前建行线下小微贷款发放200亿,不良率7%,人工费很高,现在通过新的人工智能金融系统,以及克服制度弱点,在行内将各个部门核心串起来支持系统,最终实现18个月发放小微贷款2700亿,小微贷款不良率降到1%。
“如果这个模式能成功,我觉得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改革是革命性的——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进行结合,来全面地支持实体经济。”朱民说。
|